5月10日、11日兩天下午,團三小及包鋼一小禮堂座無虛席,昆區(qū)吳正憲工作站成員及青訓班的學員就“小學數(shù)學如何培養(yǎng)幾何直觀能力”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本次教學研討活動中工作站的四個團隊分成兩大組進行兩節(jié)課的同課異構,四個團隊在四月中旬便開始著手準備,每節(jié)課都經過2—3次的磨課,集合了團隊智慧。做課的四位教師是吳正憲工作的骨干教師,她們都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課堂教學的設計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都為與會教師做了示范與引領。
5月10日下午由第一、二團隊展示,他們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五年級下冊《包裝的學問》。首先登場的是團三小的霍麗琴老師,她是包頭市教學能手,多次承擔區(qū)級公開課。她的教學設計問題開放,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通過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課上思維碰撞、高潮迭起。
第二位授課教師是鋼三小的范雅麗老師,范老師是鋼三小EEPO有效教育改革的領軍人物。她的教學設計細膩,在絲絲入扣的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環(huán)節(jié)扎實有效。
在評課過程中,團三小數(shù)學教師團隊及吳正憲工作站的成員通過課堂觀察的方式對兩節(jié)課進行了對比和評價,爭論聚焦在“幾何直觀與計算的關系?”“如何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在聽了各團隊的意見后,教研中心李志奇老師指出“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不同,導致設計的不同,無論哪種設計都要從知識體系的邏輯關系出發(f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本課可以通過畫草圖這種直觀的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幾何直觀就是要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畫圖能力?!?br />
5月11日下午由第三、四團隊展示,他們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三年級下冊《長方形的面積》。包鋼一小的孫靜老師從溫習長方形的面入手,對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進行了辨析,使學生對線與面的關系有了深刻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大量的“擺一擺”活動讓學生對“長方形面積是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這一結論有了大量的表象積累,從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應時而出,知識的形成水到渠成,整節(jié)課學生經歷了大量的操作過程,對點、線、面的關系也有了全面的認識。
包鋼十小的鄭珊老師應用了生本教學的理念,提倡學生先學,在交流前置研究的過程中,教師成為課堂中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在先學過程中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在鄭老師的引導下從“鋪滿”到“畫格子”再到“鋪長和寬”直至利用面積公式計算,層層深入,思維在一次次交流中拔節(jié)、提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xiàn)令在座的師生一次次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兩節(jié)課側重點不同,探究的思路不同,教學設計自然不同,但在課后訪談中我們看到兩個班的學生對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都有了深刻的認識,教學目標全部達成。
在評課環(huán)節(jié)中各團隊各抒己見,紛紛闡明自己的觀點,辯論的過程引發(fā)了與會人員的深入思考。
金麗娟主任為本次活動做了總結。她說:首先,要理解幾何直觀的作用:復雜問題簡單化、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谶@三點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幾何直觀的方式進行知識的轉化和抽象提升。幾何直觀可以解決好多問題,希望老師們把這次活動作為一個“引子”,引發(fā)大家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實踐。
張月娥老師作為昆區(qū)吳正憲工作站和青訓班的班主任,對大家的辛苦付出和精彩表現(xiàn)提出表揚,同時也對下一階段的工作的做了安排和部署。
兩個下午的教學研討是充實而高質量的,無論講課、訪談、評課、專家點評都是“沉甸甸”的,會場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在認真的記錄、思索。本次活動不但對 “幾何直觀”這一十大核心詞之一為老師們理清了脈絡,而且在團隊研修的方法上也給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我們的團隊在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結伴同行,相信我們會走的更高更遠!